等待处理…

8岁小鼓手勇闯东北舞台,马山壮族会鼓闪耀黑龙江

2025年02月13日

▲张棋皓(左二)与马山县山城壮鼓协会参加南宁市“邕抱老铁 交换冬天”城市宣传推广佳木斯专场活动

前段时间,在回礼东极“老铁”活动中,国家级非遗项目——马山壮族会鼓民俗应邀到哈尔滨现场表演,一同感受双向奔赴的美好情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县2名小鼓手参与其中,震撼人心的会鼓表演让东北“老铁”赞叹不绝,马山壮族会鼓传承能力闪耀了黑龙江。

2024年年初,黑龙江和广西的“南橘北莓”双向奔赴,让东三省与广西结下了深厚友谊,东极抚远先后为广西“老友”送去了蔓越莓和蔓越莓啤酒,2024年冬,南宁“老友”也带着沃柑汁等特产回礼东极“老铁”,马山壮族会鼓在回礼东极“老铁”活动中擂响助兴。其中,我县小鼓手张棋皓是鼓手当中学习会鼓年龄最小的一个,他从幼儿就开始对我们县的会鼓感兴趣,一岁半就开始跟着老鼓手们学习会鼓,他觉得会鼓让他心中产生一种自豪感。

记者:你今年几岁

小鼓手:8岁

记者: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打壮鼓的?

小鼓手:我从1岁半(开始)

记者:你对打壮鼓感兴趣吗?

小鼓手:感兴趣

记者:你去过哪些地方打壮鼓?

小鼓手:哈尔滨、南宁、长沙、深圳等

记者:你觉得打壮鼓给你有什么感受?

小鼓手:嗯,很自豪

记者:那他们是怎么教你打壮鼓的呀?

小鼓手:老师一步一步慢慢来教我们的

此次被应邀到哈尔滨表演的是马山县山城壮鼓协会,该协会会长梁耀京说:“我们这次到哈尔滨参加‘南宁老友拥抱东北老铁’活动,特地编排了两个非常好的节目跟东北的“老铁们”一起同台演出,特别是在哈工大的演出,起到了很好的文化交流作用,演出当中我们的两个小鼓手也表现突出,得到了东北的观众好评。”

马山县山城壮鼓协会其前身是城联大队“鼓队”,后为白山镇各社区“鼓队”爱好者自发组织的松散群众组织,经过多年努力和筹集,马山县山城壮鼓协会正式注册成立于2010年10月26日,是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并于2016年11月18日成立马山县山城壮鼓协会党支部。协会由老、中、青、少四结合构成,会员由成立初期的十几人发展到如今骨干35人,壮鼓由原来的几面鼓增加到76面鼓,参加演出活动有100多场。山城壮鼓协会坚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积极开展国家级壮族会鼓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军营、进企业、进机关等活动。

谈及壮族会鼓,马山县山城壮鼓协会会长梁耀京打开了话匣子。他说,会鼓在当地历史悠久,由警报、祈福等功能逐步演变为壮族民间的主要娱乐活动并流传至今。协会坚持以原生态为目标,进一步改进鼓队的乐器和编曲,突出“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让山区百姓心里的文化梦能够走出国门,绽放在世界舞台。

作为“中国会鼓之乡”,会鼓已经成为我县一张靓丽的名片。马山壮族会鼓,有着苍劲厚重的律动和激昂热烈的潇洒。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它气势磅礴、恢宏大气,每逢节庆或者重大的群众活动,会鼓是必不可少的表演节目。随着鼓点节奏的轻缓快慢,变换出不同的队形。敲打出来的鼓、锣、镲音色配合默契,相互协调,而且具有穿透力,富有艺术感染力,完美地演绎了我县壮族会鼓的独特风采。

马山壮族会鼓是马山县“文化三宝”之一,于2008年11月被评列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5月被选评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近年来,马山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探索,创新机制,以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推动壮族会鼓这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在村庄社区,仅马山县城周边就有4个壮族会鼓习俗传承基地,民间自发组建有20多支会鼓队。现在,壮族会鼓不仅成为马山各民族传统节庆日和各种大小庆典活动的开场表演节目,更成为马山县对外文化交流、展示的重要载体,在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推动民俗文旅融合发展,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

(记者:蓝钲育 黄玥)

上篇:似水柔情 清爽脱俗 ——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唱响央视非遗晚会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2 马山时讯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www.mashantv.com/Img/2025/2/2025021317da3a1ab1fe45619a72f450aeeea85b.jpg
马山时讯
http://www.mashantv.com/content/2025-02/13/007301.html
马山时讯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