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莫花美怀揣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与执着,致力于壮族三声部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今年三月份,莫花美光荣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壮族三声部民歌”代表性传承人,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莫花美与壮族三声部民歌的故事。
说起学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故事,莫花美打开了话匣子。莫花美说,她的公公温桂元是壮族三声部民歌传承人,1980年,她嫁到安善村温家不久,就开始跟公公学唱壮族三声部民歌,到今天也有了40多年时间。
“当时一到下雨天,家里就来很多老人与我的公公一起唱山歌。我刚开始觉得很吵闹,也不喜欢,便将自己锁在房间里。后来,慢慢的越听越喜欢,就跟着一起学唱,一直唱到现在。”莫花美说。
莫花美说,当时她还是上级、安善等几个村小学的代课老师,教数学和音乐两门课。学会了壮族三声部民歌后,她也到学校教学生唱壮族三声部民歌。莫花美的歌声清脆悦耳、婉转悠扬,将壮族三声部民歌独特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平果、上林等周边县还经常邀请莫花美的团队去演唱壮族三声部民歌,不少学校邀请莫花美去教学。莫花美还担任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传承基地负责人和培训班指导老师。2009年,莫花美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壮族三声部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在多年的传承实践中,莫花美扎根农村,积极培养了5名优秀徒弟和600多名学员,他们全都能掌握壮族三声部民歌的知识及唱法技巧。
莫花美说,她这一唱就唱了一辈子,如今,她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壮族三声部民歌”代表性传承人。这对她来说是一件喜事,同时也感觉压力很大。因为现在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老人年纪都比较大,她担心会传承断代。说起传承的困难,莫花美黯然泪下。
莫花美说虽然传承山歌困难重重,但是她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壮族三声部民歌传承好。
“重担已经落到我的肩膀上了,所以我就要认真的干起来,我计划一年培训三次,找年轻人来教他们,表演的时候给年轻人上台。也想把三声部跟扁担、会鼓一起合起来,让它更加丰富。我们这里搞民宿,就把三声部和游客一起融合起来,把民族文化发扬光大。”莫花美说。
(记者:黄慧玲 韦华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