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我县首次印发出台了《马山县畜禽养殖发展规划(2025-2035年)》,全县畜禽养殖产业正经历一场绿色转型。如今,规划落地即将满三个月,多家养殖企业积极响应,共同探索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局面。
《规划》为马山未来十年畜禽养殖划定了清晰的生态容量——54.18万猪当量,并锚定2035年实现“三转两高”目标:即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生态化循环化、产品特色化精品化转型,同时追求高规模养殖率和高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这份“蓝图”,为养殖产业指明了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方向。
在周鹿镇南邦村大岭屯,南宁精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菲公司”)作为马山绿色养殖的“领头羊”,有着严谨完备的粪污处理流程。尽管精菲公司在规划出台前几年就已建立了较完善的粪污处理体系,但新规划的出台,让公司自身进行了多次全面的“自查自纠”。
南宁精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行政人事部经理韦武林:我们也是加强了对厂区里面排污设备、流程的检查,都做了全部的梳理,看看有没有漏洞。我们近期也加强了巡检的工作,就是为了保障更加合理的粪污排放,要达到一个高的要求。
韦武林还介绍,公司采用固液分离处理方式,将猪舍冲洗水与猪粪转化为有机肥和“肥水”,实现了粪污的全利用。处理后的水全部用于公司自有的1000余亩沃柑基地及周边农户的甘蔗、蔬菜基地灌溉。这样一来,粪污水变成了宝贝,实现了高效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此外,公司还建立了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每日记录存栏量、粪污产生量、处理量、还田量等数据,确保处理过程透明、可追溯。
《规划》的出台不仅为养殖户和企业指明了方向,也倒逼了企业或养殖场技术升级和模式创新。精菲公司积极响应政策号召,规划下一步学习更新的粪污处理技术,引进更先进的技术,并对企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等等,优化“畜禽—粪肥—果蔬”模式。
《规划》的出台也让养殖户们更有底了。马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蓝金红介绍,《规划》主要针对生猪养殖,以林圩镇、乔利乡、周鹿镇、金钗镇、白山镇和永州镇为优势区。以百龙滩镇、古零镇、加方乡、古寨瑶族乡和里当瑶族乡为拓展区。推广生态养殖模式、以龙头企业带动的体系化养殖模式、“抓两头带中间”的全产业链提升模式。《规划》刚出台时,就有不少养殖户和企业向蓝金红咨询。
马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蓝金红:通过做这个养殖规划,给养殖户明白本区域适合养什么,他们就针对性地去规划自身的发展。如果是生猪这一块,我们只能在整个优势区里面布局,也是不能超过54.18万猪当量。用这个数据、这个规划告诉大家,往后养殖产业怎么发展,让养殖群众心中有个底。
《规划》的落地实施,标志着马山畜禽养殖迈入了以生态容量为约束、以绿色高效为目标的新发展阶段。从精菲这样的龙头企业到广大养殖户,一场深刻的绿色转型实践正在逐步进行。
(记者:石森 韦华吉 朱建霖)